查看原文
其他

宋艾:现今仍想执剑走天涯 | EV毕业生故事

宋艾 益微青年
2024-08-24


作者 | 宋艾

 

我是宋艾,也是混迹公益圈第七个年头的一名从业者。在2014年正式进入公益圈以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只是宋艾,是爸妈的女儿,未来会是一个职业人士、人妻或者人母。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了公益圈,我开始意识到,我可能不仅仅是宋艾,还会有其他的形态。
 
18岁之前,我从每天只知道在田埂撒欢奔跑、下河摸鱼、入沟抓螃蟹;到顶着微弱的灯光数着不知道多少节的高粱杆做着算术题,为了期末拥有好看的成绩和一张心仪的录取通知书,刷下了不知道绕地球多少圈的作业本和试卷。
 
(高中时的我)
 
读大学前脑子里面大概是只有一件事的,诸如每次考试排名到哪了?每一科要考多少分才能考到想去的学校?除了年少青春偶尔发现的“那个男孩子好帅”的荷尔蒙躁动,一切大概都是在正轨上运行的。
 
等上了大学才发现,虽然我自由了,可以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可以选择自己的兴趣课程,可以随时约上朋友逛街喝咖啡,可以睡懒觉翘课......但又有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在困扰着我——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要做什么事情
 
2014年,也是我大二那年,因着自己的情怀和梦想,我报名参加了贵州某支教组织的暑期支教活动。那次支教带给我很大触动,我看到了很多孩子因为缺少资源无法受到好的教育,心里非常难受,我太想为他们做点什么了,所以我默默决定,要再做一次支教。

(2014年第一次支教时给孩子们上课)
 
在第一次支教前,我已经给自己规划了一条路:做学生会、争取入党、考选调生,但一次支教将这条看似坚定的选择打破了,我开始想象,自己是不是可以做一个公益人?
 
因为要申请第二支支教队的资金支持,我在网上搜索到了益微青年(EV)这家机构。申请合作的那天下午特别冷,宿舍里没信号,我就去教室里面等项目负责人广义的电话,冻了整整三个小时。也是这份执着感动了广义,我们与EV建立了合作。
 
从那之后,我开始频繁地与EV接触,参加各种公益培训和工作坊,还成为了EV的实习生。在EV营造的环境里,我开始对自己有一些觉察和反思,逐步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生而为人有其所在使命和价值,要肩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我记得第一次参加EV培训的时候,我问广义,当全职公益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我要不要也来做一下。前一秒广义还在开玩笑,听到我这句话的时候,他立马很严肃地说,如果你要加入这个行业的话,你要很慎重地考虑,它不是你看到的这么简单,或者说这么轻松,你可能会面临很大的压力,包括家庭、经济的或者是说社会的眼光,你应该多去尝试探索一下,然后再看适不适合。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很震惊,因为之前我的学长就在极力蛊惑我做全职公益,说这是一件多么伟大和有意义的事,但没想到广义却这么说。后来我也认识了EV的其他人,我感觉EV的人都太好了,就像在一团雾里的,突然有人给了你一束光,或者是在一团乱麻中给你揪了一个线头一样,让我第一次开始思考我是谁、我要什么。
 
(2015年5月在重庆参加第一场支教工作坊)
 
在EV的几年,可能是我最快活的几年。“我觉得你的眼睛里是有光的!”大三的时候和一个师妹聊天时候她突然说起来这句话。身边的朋友不明白为什么我永远这么忙,舍友还在睡觉时我已离开宿舍,等他们入睡时才回到宿舍,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各个地方,做社团、做支教培训.......所以她们给了我一个“忙人宋”的称号。

我想有一个词应该是可以来回答这个问题的,“因为喜欢”,所以即使再累也能让自己永远能量满满。
 
 发现我的使命 

因为喜欢支教,我以为我的使命是为乡村一线的儿童服务,未来进入一家乡村教育的NGO工作。随着深入的接触与思考,我发现,一次乡村夏令营/支教活动,我最多可以和5个孩子深度联结,和10个左右的孩子有浅度的联结。

而如果我组建一支10人的支教队伍,开展一次夏令营/支教活动可以深度联结50个孩子,浅度联结100个孩子。觉得这样的力量不如我预期的大,我需要去联合更多人。
 
所以我开始转型,从一名在一线的服务者退居到二线成为一个支持者,用我的知识和经验去支持更多的夏令营/支教志愿者,让他们各自奔赴乡村去影响乡村的儿童,比起我一直做一个一线的服务者这样也能发挥更大的效用,于是我参加了EV的乡村夏令营培训师成长计划,当年培训支持志愿者达百余人。

也是因为这一次转型,我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一名支持者和引导者,做授人以渔的事情。
 
(2016年参加培训师计划时进行蒙眼挑战)
 
因为在教育公益领域的学习和耕耘,我也在几次支教活动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青年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弱;部分偏远山区家庭重生养轻教养、重男轻女严重;部分乡村教师职业懈怠感强;大部分经历应试教育和功利教育的青年人没有时间去探索内在的自己,导致成年后浑浑噩噩度日。
 
我一直觉得人生不应该只是遵循“读书-工作-恋爱-结婚-生子”这一单调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很多的机会去自我发现与探索,找到自己的兴趣,打破人生的困局,追寻自己想要的人生。
 
就像《出·路》这部纪录片里的马久娟和袁晗寒:一个因为选择好像都太少,好像都太难,实在追不动了;一个因为选择好像有很多,好像也都很容易,却不知道该追求哪一个。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却都有着一样的困局,导致她们都做出了一样的决定—放弃。
 
如果说有一件事情是我想要坚持一直去做的事情,那一定是关注人的成长,尤其是青年人的成长,利用某种方式方法帮助青年人去探索内在的自我,对自身所处的文化有觉察和反省,可以自己做出选择,并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2016年第一次面向大学生志愿者做培训,右二是我)
 
(第一次培训现场)
 
 我的社团之路 
 
第一次从贵州支教回来之后,身边的朋友同学都很关心我去支教的情况和感受,甚至一度被一位师兄捧为“公益达人”,也在小范围进行宣传。之后很多大学同学便来打听支教的方式、渠道等问题,甚至有个学妹通过我向我暑期合作的组织报名了其组织的寒假支教。

经此一事后,我发现,我们大学有很多的同学都想要去支教,或实现自己的梦想、或增加自己的经历、或通过这样的活动来为自己“镀金”.......但是无论怎样,当时学校都没有一个支教社团可以给同学们提供这样的平台和机会。
 
(2015年贵州支教出发仪式)
 
于是,我当即联系了支教地的学校校长,取得了第二年前往支教的许可,召集了三五朋友组建了支教项目工作组,就开启了志愿者招募、选拔与培训、项目经费申报、众筹活动等工作,期间经历过工作组解散仅剩我一人、队员临时退队、支教点差点流失、众筹时亲友的怀疑、临出发前学校质疑、支教期间安全隐患频出等种种困难。

因为项目筹备,从早上七点起床忙到下午三四点滴水未进而引发胃痛的状况也是频繁发生。
 
我一度想过要放弃,为什么做得这么辛苦还要面对众人的质疑?但是转头一想,这件事情做成了,仅仅辛苦我一人,就可以为10余位大学生搭建一个实践的平台和机会,为100余位乡村儿童带去一个有趣好玩的暑假生活,还是很有意义的。
 
幸运的是第二次暑期支教活动在各方的支持下,顺利完成了。回到学校后,我深觉应该有一个稳定的平台来为更多的在校生服务,于是联合同年支教的队友兼直系学妹共同发起了学校第一个支教社团——星行支教社,并讨论出社团主要发展方向,专攻暑期夏令营、志愿者风采大赛、大学生支教工作坊三件事,力求做到精深耕耘。
 

(2015年代表星行支教社参加学校公益创业大赛)
 
迄今为止,星行支教社成立已5年,累计直接服务在校生大学生超过1000人,直接服务乡村儿童超过1300人。
 
这是我做过的一件最骄傲且能吹牛很久的一件事情,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尝试去做平台支持型的工作,为往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的职场之路 

因为这样的一个职业方向,大四我去了一家专门支持公益组织的枢纽机构——恩派实习,阴差阳错地来到了社区建设事业群,开展与社区相关的工作。实习了半年多后发现不能适应社区的工作,于是申请调到了成都,没想到阴差阳错下还是要与街道、社区合作开展相关的工作。
 
因为我一心想做有关区级公益组织孵化的工作,对社区没有什么兴趣,所以大半年的时间都是中规中矩的按照项目去执行。终于有一次机缘巧合下,我谈下了一个区级的孵化器项目,以为终于可以去尝试梦寐以求的工作内容了。但就在我充满期待的时候,我的主管却给我浇了一盆冷水。
 
在我负责的项目面临中期评估的时候,他说:“你对社区了解多少?你对居民了解多少?我们辖区有多少社区?项目服务人群数量有多少?基于我们的项目他们有什么改善?”这么多灵魂拷问把我问懵了,我开始自我怀疑,我真的做得很糟糕吗?我一定就是不适合这个工作吧!甚至有了放弃这份工作的念头
 
跟主管深聊后,他说“你喜欢的可能不是你真的喜欢的,但你真的沉下心去做你不喜欢的事情可能慢慢会喜欢上,这才会是你真正喜欢的事情”。虽然这句话听起来把我绕懵了,但我仍然决定迎难而上。

就在那段时间要筹办社区嘉年华的项目,涉及项目发布、活动开展、需求调研等内容,于是我没事就往社区里面溜达,经常跑到社区书记办公室里面去沟通,天天泡在社区里面,慢慢的我发现我对社区的看法好像改变了。
 
(筹备嘉年华活动时加班的照片)
 
从那之后,我对每个社区的情况都摸得滚瓜烂熟。而且我突然发现,社区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些人真的很厉害,我可以跟着他们去学习,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可以把我在社区的公益项目做得很深、很扎实。
 
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在2017年底组织了一群老年人策划了一个春节联欢会,我们全程只负责给钱和帮他们请领导,剩下的包括写邀请函、场地布置、主持、节目都是他们自己完成,最后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因为我跟他们在一起,我才发现这些人很可爱,我才真正体会到社区工作是多么的有意思。当我和他们站在一起,我才知道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那段时间除了做项目,我还要做一个社会组织支持中心的产品,负责撰写了几万字的管理手册;首创了一个社区资源需求手册,发布之后,很快就看到成都的好几个平台都在使用一模一样的模板;还弄了一个街道平台运营的131的模式,写了一些文章等等,做出了非常多的创新和成果。我觉得这是我非常有成就感的巅峰时期。
 
虽然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我还是希望做自己喜欢的领域,中间几经变动,我来到了现在这家机构,为社会企业做认证和赋能的枢纽机构,继续做支持方面的工作。
 
(在社会企业认证的中审培训会做培训)
 
 我的教育理想 
 
因为EV全职Lancy的推荐,2016年,我了解到了MAD创不同年会(MAD,即Make a Diffrence),于是和几位EV的志愿者一起报名申请参加了这个活动。
 
(参加2016年MAD创不同年会)
 
年会上,我听到来自台湾的几位朋友分享他们的项目,他们认为现而今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慢慢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不能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只是遵循着一条小学升中学,中学升大学这样一条路,一切按部就班的生活,到了工作的时候才开始慢慢的去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成长经历,我们从小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功利教育,学生从来不被鼓励去探索自己的兴趣;即便是产生了兴趣,也可能是一时心血来潮,没看到它背后有哪些坑,以及了解真相后是否还热爱它。尤其是高考后的志愿填报,让一个学生十几年来只将分数作为唯一的目标,然后考完试又在十几天里一下子找准兴趣填报志愿作为目标,这不是开玩笑吗?
 
当今的教育依照分数高低与教育程度,将人对社会的有用程度,分成不同的出路。分数越高可以赢越多人,选择也越多,越有获得资源的能力与说话决策的权利。分数低就只能捡剩下的选择,因为没本事、没知识,所以没有批评现状、呼求改变的资格。

为了求生、求学、求赢,大部分学生们只能暂时放弃思考和摸索,先做对升学有利的事情。因为缺乏对自身的思考和探索,导致很多青年人在本该绽放的年纪,浑浑噩噩的度过青春,走着和大多数人,甚至是父辈走过一样的路,毫无波澜
 
(在2017年EV培训师计划做小组导师)
 
我希望未来可以有机会去做一个青年人的社群,通过多元学习与独立思考训练,帮助中学生/青年人挖掘自我潜能,实现从“竞争导向”到“自我实现”的教育模式的转变,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多元学习能力的、具有社会责任的青年人。

 与EV的“爱恨纠葛” 


回望过去,不是说EV教会了我多少东西,给了我多少资源,而是它营造了一种环境,给予了我一些探索的机会,探索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瓶颈了或者迷茫了,EV会帮我,再拉我一把。它就像海上的一盏灯,我是海上的一艘船,我在海面上自己到处飘,当某一个地方我可能看不见了,这个灯就亮了,我就又看到我的方向了。

 

所以我刚毕业工作那会特别失落,和EV的连接好像断了,心里空荡荡的,有好几次努力地去发出呼唤也好,或者说伸出手想要去够,但没有我想要的回应。

 

我感觉EV就是扶我学会走路的大人,当有一天他不扶了,让我自己走了,我就总怕自己摔倒,就总会看向EV,希望它来扶我一把。

 

就这样过了很长的时间我才调整过来,还是决定发挥自己的能力为EV做点什么,比如加入月捐,或者引荐一些资源。现在我每天在月捐群里窥屏,每个月都会看EV的月报。

 
未来,我希望自己可以在不断的发展和探索中去尝试和发现自己,可以拥有更多不一样可能的人生。曾经想身怀盖世武功,然后行侠仗义,现在也仍想执剑走天涯。只有走在路上的人才有更多的机会去找到的自己的“出路”。
 
下一个五年、十年、甚至更久,记得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支持者和引导者,用自己的力量去做出改变!
 
愿你我都能在这浮沉人生找到本我。



加入月捐,一起支持更多青年独立自信有担当!



此为EV毕业生故事专栏的
第一篇文章
我们期待通过呈现
EV老志愿者们成长、立业的故事
带给更多青年人力量
也让新志愿者们看到
自己未来的多种可能

欢迎文章底部留言
分享你的感受和思考

//更多精彩//
强子写在2021年:不必等候炬火,我们就是那束光
2021,祝福你,活出属于自己的独立自信有担当。
内卷、凡尔赛、“普通孩子”——你没看清的是什么
蓝走走:打破生活,让年轻成为一场实验
温暖水杯张广义:十年漫长,一晃而过

编辑:小花

责任编辑:哈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益微青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